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公主岭风尚习俗

公主岭风尚习俗

关键词:公主岭在线,公主岭风尚习俗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公主岭在线
  • 电 话:0434-8885677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52gzl.com/
  • 感谢 renwenqua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761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一、生活习俗

1.鞋帽
   
    新中国成立前,在现(公主岭市)农村,冬季时农民喜穿靰鞡和毡靴。靰鞡用牛皮或猪皮制做,前有靰鞡脸,脸前有折纹,两侧有用皮条穿成的靰鞡耳子,后面有“留纲”。穿时里边絮上班软的靰鞡草,极为轻便暖和,是农村劳动人民理想防寒用品。毡靴亦称毡疙瘩,用牛、马、骡、驴和 羊毛擀砑而成,约1厘米厚。靴底附以皮革。城镇里也有人穿用。1949年后,靰鞡和毡疙瘩逐渐减少。

   1949年前,城乡居民在春、夏、秋季都喜穿家制布鞋,常见的有包头鞋、五眼鞋、圆口鞋、洒鞋等式样.面料,年轻妇女喜用红、绿、兰色布料或绸缎做鞋面,并在鞋面上绣花.儿童鞋面上多绣虎头或花,后跟系带。较富裕的人家穿皮鞋和勾子鞋。东北沦陷时期,还流行胶底布腰的髙腰胶鞋,俗称“水袜子新中㈤成立后,胶鞋、布鞋式样日多,家制鞋逐澥减少30年代后,出现了塑料冻鞋、拖鞋、泡沫鞋、人造革鞋、錄纶布鞋等,同时各式皮鞋也随之普及起来,有皮底的、胶底的、槊料底的、注塑底的;有矮爬的、高腰的、靴式的;皮鞋跟还有高、中、平跟之别.颜色有黑、白、红、兰、棕、红色.朝鮮族老年妇女赛穿船形胶鞋,俗称瓢鞋.

   淸宋,城乡劳动人民春秋季多戴毡帽头,冬季把帽头内的皮耳朵放下来防寒.富贵人家多戴狐猓皮或貉绒皮帽.在农村,农民夏季都戴用苇篾或两粱篾编制的尖頂或圆顶帽.中华民国年间,官绅多戴礼帽或瓜皮帽.东北抡陷时期,戴“协和帽”."战斗帽".1948年后,春夏秋三季戴制帽、前进帽,冬季戴栽绒棉帽成皮帽,妇女多围纱巾和毛棉头巾.

   朝鲜族居民,春夏秋季节,男女多以白毛巾包头,有些男人也戴草帽或礼帽.较有地位的戴马尾纱嵋.新中国成立后,朝鮮族男女与汉旅男女头上戴的基本相同.

2.服饰

   中华民国年间,衣着质料普遍以棉布或家机布为主,也有少量的棉细布、斜纹布.官绅除穿棉细布、斜纹布外,还穿绸缎、毛呢或茧绸之类的高级衣料.衣着的颜色,主要以青, 兰、灰、白色为主。衣着式样,依照社会职业的不同而各异.农民劳动时多穿对襟上衣,出门时穿大褂,女人多穿旗袍、裙子和大襟袄.官绅多穿长袍,外套马褂,有的在长袍,外面坎肩。东北沦陷时期,较为富有的人穿西服、“协和服”,穷苦的劳动人民穿更生布礼服.

   1949年后,服饰发生很大变化.50年代起,男子流行穿用棉布制做的列宁装、中山服, 妇女时兴列宁装和连衣裙.衣料颜色以兰、灰、黑为主调.衣料则用斜纹、卡其及化纤布,1956年,进行服装改革,但没有坚持下来.80年代开始流行西装、牛仔裤、羽绒服,驼毛服、 登山服、夹克衫及各式各样的衣裙,颜色五光十色.

3.饮食

    1940年前,县内居民以小米,高粱米,玉米、黄米、荞面为主食,一般人家很少吃到大米,白面,米饭多以高粱米,小米,黄米做干饭或熬粥.玉米则破成碴子熬粥,用玉米面做大饼子或窝头,用黄米面蒸豆包,切糕,豆面卷等,1949年后,除保留传统吃法外,还用粗粮做面条、烤糕.1980年以来,城镇居民和较富裕的农民主食遂渐以大米、白面为主.朝鲜族居民喜食米饭,冷面和打糕.

    副食,喜食大豆制品,如大豆腐,干豆腐,小豆腐、豆腐脑,豆浆,豆腐皮以及用豆制品做成的多种菜肴,蔬菜则以白莱,土豆,茄子、豆角,辣椒,黄瓜,萝卜、葱,菠菜为主.家常吃法为:拌、炒,炖,炸.节日或聚会友时,有煎,炒,烹,炸,溜,焖等多种做法.冬季以食用酸莱为主.洷菜粉粉,汆白肉,火锅,铰子陷,都离不开酸菜.

    居民还喜欢吃咸菜.用萝卜,芹菜,大头莱,黄瓜,茄子,豆角,辣椒,白菜等原料,腌制成各种味道的咸菜.朝鲜族居民特别喜欢辣白菜.

    肉食.汉族以猜肉为主,牛,羊,鸡,魚肉辅之:回族以牛、羊肉为主,鸡鸭肉辅之;朝鲜族以猪、牛,狗肉为主。

    1949年以后,随着物质的丰寓,人民生活水平遂步提高,肉蛋的购买量逐年增加.
    烟、酒,茶。1978以前,农村农民基本上吸晒烟,俗称旱烟,过年节喝散装白酒,在城镇,在吸烟人的总数中,约有70—80%的入吸晒烟,大部分喝洒者喝散装酒,喝茶的喜欢花茶.1978年以后,城乡人民吸机制烟,喝瓶酒的急速增加。

4.住宅

    1949年后,县内城乡居民大多住土平房,也有少数草房,县城有少数砖瓦房,室內设有火炕。炉灶连着火炕,冬季取暖主要靠火炕。起初,炉灶以庄稼桔棵,茅草,树枝和木材为燃料。东北沦陷后,城镇逐渐改为烧煤。

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城乡居民居住条件遂步得到改善,由土房,草房向砖瓦房发展.特别是农村实行朕产承也责任制后,生产发展,收入增加,农民开始大批修建砖瓦房。有的农户有的农户在室内搭炉子,以玉米棒做燃料取暖。城镇居民在室内装土暖气取暖.

5.交通工具

    新中国成立以前,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花轱辘车、船,冬天则使用爬犁,也有人以马代步。30年代开始有自行车。在城镇里有马车和人力车。花轱辘车为木轴、木轮,驾以马或牛,爬犁以俄式爬犁和大杆爬犁为主。俄式爬犁,腿上挂铁瓦,上面带有两翅。大杆爬犁以弯曲之木做腿与辕、上面钉有横木。爬犁多驾以马,有单马与双马之别,新中国成立后,主要交通工具为自行车、胶轮车、拖拉机、摩托车、汽车。花轱辘车已绝迹。爬犁还有少数人使用。

二、岁时习俗

    1911年前,全县使用以皇帝年号为纪年的方法纪年,以阴历(农历)为历法,。称十二月最后一天(小月为29天,大月为30天)为除夕,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元旦。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,以1月1日为新年。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将1月1日称为元旦,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。

1.春 节

    农历正月初一。早饭后,大人孩子均着新衣,家族亲友互相叩拜。晚辈给长辈行叩头礼,长辈给晚辈“压岁钱”,平辈人相见,互相问好。从初一到初五,家家饮食丰盛,忌洒扫(垃圾不外倒,脏水不外泼),或走亲访友,或进行文娱活动,也有人赌钱取乐。初五,俗称“破五”家家包饺子,捏住这个“破”。晚上送神,卷家谱,撤供。初六黎明,商家、作坊开市。

2.元宵节

   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,也称元宵节或灯节.民间习俗,吃元宵,也叫汤圆.元宵夜,举办灯会和进行猜灯谜活动。家家彩灯高悬,放鞭,放花炮。孩子们手提灯笼沿街嬉闹。姑娘媳妇们相互串门,称为“走百岁”,认为这样就不生病.有的人家用草木灰拌煤油一堆堆点燃,由房门口一直点到大门外,称为“撒路灯”,意为防盗.也有的到墓地为死去的先人送灯,意为活人给死人照亮。在十四、十五、十六这三天,新婚媳妇要到婆家的亲属家“躲灯”迷信说法是“看见婆家灯,妨死老公公”。

3.添仓

     农历正月廿五为添仓节.家家在院心用小灰撒成圆圈,中间划十宇,在十字中心撤上五谷粮,表示“粮食满仓”。

4.龙抬头

     农历二月初二为“龙抬头”家家从水井到自家水缸撤一道灰,为“引龙入室”妇女给小孩用细沭秸和彩布串“龙尾”,钉在衣服上表示吉利。这天,汉族还有吃猪头肉的习俗.

5.清明节

     旧俗,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,人们有踏青游玩,吃干粮的习惯。清早,有的人家去先人的墓地给坟墓添土,烧化纸钱,表示对死者的怀念。1949年后,扫墓之风仍在继续,同时也祭扫革命烈士墓.

6.端午节

    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.人们吃粽子、鸡蛋和油炸糕.有的在房檐上插艾蒿,用柳枝系五色葫芦悬挂于房门口。早晨,用艾叶水洗手洗脸,说是可避“瘟疫”。有的用点燃的香熏小孩的耳朵,在手脖、脚脖上系五色线,认为可防虫咬。有的妇女用麻扎成小扫帚,缝香茶包,给小孩戴在胸前.现在此习尚未全改.

7.中元节

    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.俗行祭袓.有的还请亲戚吃饭,因庄稼尚未成熟,故莱肴简单,此日又称“鬼节”。有的地方,晚上在路旁摆祭品,焚烧纸钱,称为祭野鬼.此俗到1984年已基本消失。

8.中秋节

    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。傍晚,明月东升时,全家团聚,露天设案,燃香祭月.祭毕, 分食月饼。回娘家探亲的妇女,此日必须回婆家过节,同吃赏月饭。如今,欢度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仍保持着,但烧香拜月活动已取消。

9.重阳节

    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。民间有登高、赏菊、吃重阳糕的习俗,寓登高(糕)避灾之意。现在,农村于此日大多改善伙食。

10.腊八

     农历腊月(十二月)初八为腊八。人们习惯吃“腊八粥”腊八粥用黄米和赤小豆煮成。传说,煮赤豆粥喝是避鬼駆邪.

11.小 年

     农历腊月二十三为小年.这天夜里祭灶王爷,送他回“天宫”.送灶王爷时,人们用秫秸篾扎马,作为灶王的坐骑;供灶糖,粘住灶王的嘴,不让他说坏话。

     从腊月下旬起,一直延续到除夕,家家都彻底大扫除.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頂四角及墙壁上的灰尘、蛛网等,寓掸尘除晦气。同时,杀猪宰羊,淘米蒸豆包,做豆腐等,迎接春节的到来.

12.除 夕

     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,一年最后的一天为除夕.家家貼春联、福字、挂钱、年画,悬挂家谱焚香上供,祭祀祖先.除夕午夜,举行接神仪式。此刻,男女均着新装,洗手净面,家主率領全家在香案前迎接“財喜神”.香案旁燃起木炭火一堆,以求人丁象火一样兴旺,然后焚香、烧纸鸣放鞭炮驱邪。男子按辈份在神位前行叩头礼,遥对长空拜神.之后,家主提着灯笼到大门外迎接財喜神的到来;妇女往屋内抱高粱桡子、豆秸,寓挠財(柴)。在院门口放一横杆,谓之挡邪;抽鸡窝,希望金鸡满架。大龄未婚男女青年在父母的指使下,搬动荤油坛子,取“动婚”之意.然后,辞岁.男子按长幼依次在家谱前拜祖宗,小辈给长辈叩头,长辈给小辈压岁钱。最后吃饺子(有在饺子里放铜钱的,谁吃到了就是全家最有福气的人)。食毕,如不想睡,可以彻夜嬉戏,谓之“守岁”;如睡觉,均合身而卧,以防冒犯神灵。

三、礼仪习俗

1婚 嫁

     汉族的婚嫁   一般是先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,如女方家同意,则讨取女方的生日时辰,请箅命先生“批八字”、“合婚”,如无“冲克”,即可相亲,否则作罢。相亲,是指双方互相观看,称为“相门户”,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家产、品行等情况。如无意见,男方需向女方家送“彩礼”,彩礼按家庭经济状况而异。过礼后,两家商定嫁娶的大致时间,再请算命先生择吉日成亲。嫁娶是联姻的中心环节,历代相传,礼仪聚多,充满封建迷信色彩。一般历时三天:第一天过嫁装;第二天为娶亲正日,早晨,男方家抬着花轿,鼓乐齐鸣,去女家迎娶,但新郎不去女方家,然后是拜天地,宴请亲朋邻舍,晚间闹洞房;第三天新娘带丈夫回娘家, 谓之“回门”《旧志》、《礼俗》婚娶节中述:“自民国成立,政行文明结婚……学欧洲各国婚仪……唯士绅之家行之,余仍旧习,议婚不重门楣,注意星卜。从前,富家子弟有早婚之害,最近已不多见。普通以大布四疋,银十六两,猪二口,酒二缸,成衣二件,首饰数亊,手镯一付,耳环一付为聘礼。

 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虽然自由恋爱结婚的人逐渐增多,但一般仍由人介绍后,男女双方相处.成熟时,男方送礼于女方家,算做订婚。礼物多少不等。如女方认可,就去政府登记,领取结婚证书,然后择日举行婚礼。婚礼逐渐剔除了封建迷信的色彩,简化了程序,或办筒单宴席,或备烟茶糖果招待来宾,或旅行结婚,或集体结婚.1981年以来,城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举办了两次集体婚礼,很受群众欢迎。新婚之夜,闹洞房之风相沿成习。索要彩礼,大操大办的现象在逐步升级。

     朝鲜族的婚嫁   朝鲜族的婚姻一般由媒人介绍,双方父母及本人认为合适使可订婚。订婚时,男方到女方家宴请女方亲朋,歌舞至夜。1949年以前,曾有童养女婿的习俗,即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之后,若男方家庭生活困难,娶不起亲,就必须到女方家干3年活,无报酬,3年期满便完婚,因这些男青年去女家干活时均为十五六岁,所以称“童养女婿”,现在,朝鲜族婚礼正日趋简化。

     回族的婚嫁    在旧社会,父母不包办子女的婚姻,青年男女有一定的婚姻自主权.婚嫁的一般习俗,也是经媒人介绍,男女双方同意并征得父母的赞同即可下聘礼订婚,没有合婚的习俗。婚礼多在“主麻日”举行。“主麻日”是回族人的宗教集会日,规定每个周五都是“主麻日”,认为这一天就是吉庆日。

     婚礼在男方家里举行,由“阿訇”主持。首先由“阿訇”念“民喀经”(即祝词),然后写“以 扎布”(婚时),最后由新郎给新娘“卡宾钱”(结婚信物)婚礼上不燃放鞭炮,不吹稍叭。礼成后,宴请宾客,宴会不准喝酒。

     1949年以后,回族的婚嫁和汉族的婚嫁一样,按婚姻法的规定进行。旧的习俗发生变化,结婚时不再念“民咯经”了。

2.丧 祭

     汉族的丧祭   汉族旧式丧祭,封建迷信色彩很浓,并相沿成习,直到1949年后才逐渐破除。

     旧时,老年人病重期间,儿女要准备寿材,即棺材;还要准备寿衣,即装老衣狠.称留之际,子女要守在身边送终;咽气前要穿好衣服,抬到外屋搭好的灵床上.死后,用红线拴好两个铜钱,一枚放在死者口内,一枚搭在口外,这叫“压口钱”;双脚用红线拴上,称为“绊脚丝”;给死者手中或袖内放两块干粮,称“打狗干粮”灵前摆祭品,门口挂悼头纸(每岁1 张),停灵期间,死者家属及亲属都穿戴孝服并轮流守灵.孝布长短和佩戴样式因与死者的关系而各异。停灵时间长短,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而有所区别。入殓后,要扎纸人纸马(女的扎纸牛),同时,扎牵马童、花盆、金柜、银柜、车、摇钱树等.富裕人家扎的纸活更多更全,并雇吹鼓手吹打,雇和尚、道士念经.埋葬死者的过程,叫出殡。出殡前要封棺,男的在棺盖左边钉1个钉,右边钉两个钉;女的则相反.钉钉时,长子要喊XX躲钉. 起棺时。长子摔葬盆,在棺前打“灵头幡”.死者的女婿沿路扔“买路钱”.下葬时,在墓坑内打两条横垄,在棺材前点1盏油灯,棺材上铺纸,然后由长子扔第一锹土,亲朋乡邻随后掩埋.埋毕,亲朋大哭而归。葬后3日,往坟上添土,称圆坟。葬后每隔7日要设祭烧纸,为“烧七”,共7次.死后百日设宴酬谢客人,叫做“烧百日”。满周年仍要祭奠,为“烧周年”,头周年和三周年要设宴款待亲朋.

 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丧葬礼仪从简,迷信色彩减少。机关、企事业单位有人故去,开追倬会以寄哀思.1969年实行火葬。城镇火葬率较高,农村仍有土葬,但已改为深葬。

     朝鲜族的丧祭    死者也用棺材装殓,但棺材的底、帮、盖,必须用独板.棺材的式样呈长方体状。制做时不用钉子,不涂油漆。死者穿民族服装,穿单不穿棉,并用纱布缠12道.昊柩停放3日,灵前设供桌供品,不烧纸。停灵期间每天子女亲屑哭3次,时间为早晚和午夜.前去吊唁者都带酒,有条件的还带幛子,负责接待的知客,将客人带来的酒倒1盅放在供桌上,客人要给死者磕3个头,并问死者的长子敬礼。死者的子女要在供桌旁给客人叩头表示感谢。之后共同大哭。出殡时,棺材外面單上绸布棺罩,多为粉色或绿色,上面盖有同样顔色的绸布,周围挂有木制的龙、凤等物品,棺的4角支出1节木杆,上挂铃铛,叫风静,抬棺共12人,钤不响为好,表示走得稳当。子女跟在棺后,哭声不断,路上,抬棺人有时走三步退两步,有时停顿,表示死者路费不足,没钱过不了沟坎.这时,亲友要出钱,然后再走。停顿时,子女要跪在炅前叩头。埋棺时,要用树枝将棺材围起来,然后培土.尔后,在墓前摆供品,子女叩头拜别。还有为死去的父亲戴孝3年,为死去的母亲戴孝2年的习俗.在戴孝期间,必须每天给死者上供,而且不洗头,不理发。新中国成立后,此俗逐渐取消.

      回族的丧祭    回族的祭丧习俗概括为清水洗,白布包,简短葬礼,深土埋葬。病人停止 呼吸后,亲人要順其肢体,合其眼睛,闭其口齿,理其容发,然后给死者盖上洁白的单子,放置在宽敞通风处。停灵期不得超过3日。在此期间,死者家属向当地所有回族家庭报丧;得到消息的,不管有没有亲朋关系,都来参加丧葬仪式,认为生者送死者是每个回族人的义务.人死后,先要备殓,即准备布殓衣(称:克番)、殓服。布殓衣甩白布,殓服男3件(大殓、小殓和衫衣)还有帽子1頂。妇女殓服,除上述3件外,还有襄胸和包头,共5件.大殓,称大卧单.长如身,上下各长出5--7寸,宽约4尺5寸.小殓,称小卧单,长如身、不留余头.宽如大殓.然后,施浴礼,即给死者洗身,称死者为埋宜台。洗毕,将宪者放在克番布上.层层包好后.再用白布带系腰并将大卧单两头扎紧,将死者头北脚南置于安静的室内或庭院洁净处或清真寺院内。不给死者烧纸,只烧香(为了净化空气)。参加葬礼的人,都要沐浴、洁衣。殡礼不同于礼拜,它仅有举意、抬手、大赞。不叩头、跪鼴坐.大赞4次后。即送往墓地埋葬.主持葬礼的人是大寺教长,或死者的骨肉至亲。参加葬礼的人不得站在死者的头前,可以对着死者的胸部。殡礼不在日出、日落和正午举行。埋葬时,不用棺,实行土葬。

3.寿 诞

      旧时,一般是从50岁开始,逄10做寿,60岁做大寿。富家寿庆,张灯结彩,悬挂寿星、寿幃和寿联。亲屑按亲疏、辈份送寿礼。拜寿时,扶着穿寿礼服的受礼人(包括其配偶)至堂屋,拜天地袓先后,依次接受家厲、来宾祝拜,之后开寿宴。平民小户做寿,亲戚朋友聚会小酌,以示祝贺,但更多的是自家祝贺一番。

  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做寿之举大为减少,即使有做寿的,寿仪亦从简,一般由小辈买点糕点、菜肴欢聚一餐,表示敬意,拍张合家欢照片,留做纪念。

4.生子与做满月

      旧社会时,妇女生孩子,亲朋好友均送礼表示祝贺,俗称下奶。待婴儿满月时,又是一番庆贺,但主人得请满月酒表示答谢。孩子满周岁时,还有“抓周”的举动,即在当日摆上能代表各种职业的工具让孩子抓。小孩抓到什么,意即将来就能从事这种职业.现在,仍有下奶、办满月之举。

5.庙 会

      旧社会时,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。届时,怀德镇,扬大城子的庙会最热闹。赶庙会的既有本县人,也有邻县人。香客摩肩擦背,接踵而至;商贩云集,卖艺杂耍,测字算命样样都有.1949年后,庙会逐渐停止。

6.建 房

      旧社会建房,先要看风水、择地基,之后,择吉日上梁.上梁日,张貼“上梁巧通紫徵星,立柱喜逢黄道日”等吉利对联,脊梁上挂“八卦图”,用红布缠绕,下挂筷子、铜钱。上梁时, 鞭炮齐鸣并要宴请工匠亲邻喝上梁酒。1949年后,建房过程中的迷倌活动逐渐废除,但上梁习俗仍在延续。

四、劣 俗

1.吸毒

      旧社会,县内吸毒现象严重,主要是吸鸦片和注射吗啡,俗称抽大烟、打吗啡。染上吸毒恶习的人,面容憔悴,意志消沉,倾家荡产.东北沦陷時期,鸦片由日本人管理,在各集市设烟管,供吸毒者使用。鸦片烟泡价格为每泡2角(伪满洲国币)。当吋,公主岭彩兴隆烟馆,在王正阳街华盛胡同和西春里也各有1处烟馆。范家屯有大升楼、三裕兴、夭兴德等较大的烟馆。另有私人小烟馆六七家。扬大城子有大式功等2处鸦片零售所。1949年后, 人民政府明令禁止,贩毒、吸毒者已绝迹。

2.迷 信

     旧社会,迷信之风盛行,迷信活动遍布生活的各个领域.主要有:跳神、招魂、求雨、算命、看风水、黄雀抽貼等。婚丧嫁娶迷信色彩更浓.由于迷信巫医,浪费了钱財并延误医治时机.坑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.1949年后,迷信活动减少,相信科学的人多了.但在农村,速信活动仍时有发生。1980年后,迷信活动又有所抬头。

3.娼 妓

     据《旧志》《财政》地方税节妓捐目里所载,清宣统三年(1911年)到中华民国15年(1926),怀德县内有妓女170--180人。东北沦陷时,仅公主岭就有妓院50余家,妓女达250余人,其中有日本妓院2家,朝鲜族妓院3家。范家屯有妓院20余家。妓女120多人, 分布在东道口、西道口等地。怀德镇、杨大城子等地也有妓院20余处。此种行业多为地痞、流氓所经营,有官吏为靠山。妓女多为贫家女,因生活所迫或被拐骗而被卖入妓院,受尽了凌辱和蹂躏。1948年,人民政府取缔了妓院,妓女才获得新生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